行业大咖加盟,大刀阔斧改革!全球产能第五大葡萄酒企中国“再出发”

2019-07-25 09:34 WBO葡萄酒商业观察

文| WBO团队

据第三方机构Winetitles Media统计,誉嘉葡萄酒集团(Accolade Wines)于2018年成为澳大利亚产能第一的葡萄酒生产商。另据誉嘉母公司凯雷投资集团(The Carlyle Group)官网显示:誉嘉目前为全球产能第五大的葡萄酒生产商。

 

誉嘉葡萄酒在中国耕耘多年,随着澳洲葡萄酒在中国的逆市上扬,以及集团与品牌的主动发力,誉嘉葡萄酒也进一步在中国释放了其强有力的品牌力。
 

狄胜加盟誉嘉,经销商信心大增

 

 

今年3月,狄胜(Peter Dixon)宣布加盟誉嘉,就任誉嘉酒业亚洲区域董事总经理。

 

狄胜在中国工作了5年,曾在富邑葡萄酒长期担任高管,他一手扶持多个葡萄酒明星品牌在中国的布局并高速发展。尽管狄胜是一名澳大利亚人,但他的工作颇为“下沉”。狄胜长期在市场一线与经销商接触,此举使得他经营的葡萄酒品牌在中国快速动销,也让他对中国市场的真实情况极为熟悉。在这期间,他亦尝试把葡萄酒与中国流行事物、饮酒文化进行了多种深入的融合。

 

随着这位中国葡萄酒行业的“超级销售”加盟誉嘉葡萄酒集团,这家在中国本就有超高知名度的葡萄酒巨头更因此迎来了如虎添翼一般的高关注度。不少经销商在听到此消息后,都大大增强了信心,表示誉嘉在接下几年来很可能迎来无可限量的发展。

 

品牌重定位、净化市场,誉嘉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狄胜一经加入誉嘉葡萄酒,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拓展。他不仅把亚太总部设立在了上海外滩的誉嘉办公室,彰显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更是组建了强有力的团队。狄胜邀请到杨涛加盟誉嘉任中国区总经理。杨涛同样拥有丰富的烈酒与葡萄酒销售经验,并因此积累下来丰富的人脉资源,这无疑能为誉嘉葡萄酒带来更多优秀的合作伙伴。

 

除此外,誉嘉在电商渠道、商超渠道、甚至免税渠道均组建并快速发展了强有力的团队,积极配合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

 

狄胜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打造了契合中国市场的3年品牌发展计划。狄胜把誉嘉旗下的50多个品牌逐一定位,目前着重打造在英国市场最畅销以及好口碑的品牌夏迪(Hardys),在巴罗萨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老藤品牌格兰堡(Grant Burge),小而美、在中国市场拥有一群精品酒粉丝的圣哈利(St.Hallet),以及主打环保概念适合年轻群体的班洛克(Banrock Station)。目前,这些品牌均在全国各个渠道、各个区域进行招商。

 

 

除了中国,狄胜在亚太团队中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网,与誉嘉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团队密切合作,在法律法规,价格体系等方面严格遵守誉嘉的全球标准,为合作伙伴预先解除了一切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中,誉嘉葡萄酒集团斥资数千万美金的集灌装,包装,与存储功能于一体的工厂于南澳河地产区的柏丽庄园Berri Estate落成。

 

在最新科技以及节能减碳原理的设计理念下,工厂一分钟能灌装300-400瓶葡萄酒,每年能够为800万箱葡萄酒进行包装以及同时容纳1600多万瓶葡萄酒的存储量, 当之无愧成为南澳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此工厂的建设不仅仅为柏丽庄园完善了生产线,更是帮助誉嘉葡萄酒集团其他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灌装线及供应链,同时为国际市场的需求保证充足的货源。

 

 

给予大力支持!誉嘉及其资方凯雷投资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事实上,狄胜加盟誉嘉,并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改革,仅仅是誉嘉葡萄酒集团对中国市场极为重视的一个缩影。

 

誉嘉葡萄酒由全球私募巨头凯雷投资集团拥有,其在中国的投资包括麦当劳中国、太平洋保险、海尔电器等多家知名公司,凯雷集团收购誉嘉以来,亚洲的布局一直是其投后管理的重心。据悉,凯雷目前非常积极地尝试整合内部资源,用于与誉嘉的嫁接,以期誉嘉在未来能进行更多跨界销售。

 

 

接下来,誉嘉在中国也将密集推出一系列推广活动, 誉嘉将与多个明星品牌进行跨界合作,誉嘉葡萄酒集团首席酿酒师Paul Lapsley将飞赴中国,针对从业者与消费者举行一系列大师班;下月,誉嘉葡萄酒集团首席执行官Ari Mervis与首席营销官Sandy Mayo也将亲赴中国,召开媒体发布会。

 

一系列动作,不仅能看出誉嘉葡萄酒集团在中国强势再出发的决定,更体现出凯雷与誉嘉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这也难怪誉嘉的中国合作伙伴如今都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