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烈酒进口数据:白兰地同比环比暴跌,威士忌量增50.89%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5年1-4月的烈酒进口数据。1-4月,烈酒的进口量为3152万升,同比增长7.25%,进口额为3.8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38亿元),同比下滑41.52%,进口均价约为12.21美元/升,同比下滑45.47%。
单看4月,烈酒的进口量为998万升,同比下滑6.83%,进口额为1.0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75亿元),同比下降55.36%,进口均价为10.69美元/升,同比下滑52.09%。
01
4月威士忌进口额跃居第一,白色烈酒品类迎来增长
从1-4月的进口数据来看,烈酒品类依旧呈现两个趋势,一方面,进口额位于领先地位的白兰地,进口数据持续下滑,1-4月跌至第三大品类;另一方面,利口酒及柯迪尔酒、伏特加酒、杜松子酒、朗姆酒等实现了量额双位数或三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1-4月进口额最大的品类为白酒,约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0亿元),同比增长51.37%,进口量约为139万升,同比增长28.61%。在进口白酒类别,主要是出口国际市场后回流中国大陆的名酒。中国香港是这些产品回流内地的重要转口市场,由于2024年10月中国香港正式将200港元以上烈酒进口关税由100%下调至10%,加速了这种回流情况。
在4月,威士忌品类则成为烈酒进口额最大的品类。进口量约为360万升,同比增长50.89%,进口额约为364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0亿元),同比增长11.48%。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商备货结构出现调整,品类进口均价下探至10.11美元/升,同比下跌26.12%,与当前市场消费降级的趋势相匹配。
而长期霸榜第一大进口烈酒品类的白兰地,在1-4月出现明显下滑。进口量约为319万升,同比下滑69.85%,进口额约为741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29亿元),同比下滑82.15%。
在4月,白兰地的进口量为75万升,同比下滑81.16%,环比下降44.52%,进口额为16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1亿元),同比下滑89.60%,环比下降44.05%。白兰地进口数据的下滑,受到中国商务部对欧盟白兰地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以及国内市场干邑库存丰富等多重因素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白色烈酒大品类继续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在1-4月,利口酒及柯迪尔酒、伏特加酒、龙舌兰酒、杜松子酒、朗姆酒,均出现量额同比增长的情况。
利口酒及柯迪尔酒进口量额同比增长47.15%、103.71%;伏特加酒进口量额同比增长98.27%、74.76%;龙舌兰酒47.46%、27.47%;杜松子酒进口量额同比增长100.78%、103.15%;朗姆酒进口量额同比增长26.18%、45.33%。这些品类的主要增长场景在于即饮渠道的鸡尾酒、居家调酒等。此外,白色烈酒纷纷出现提价,进口商的提前备货也可能拉高了部分数据。
在4月,利口酒及柯迪尔酒、伏特加酒、龙舌兰酒除了量额出现双增之外,其进口均价也出现提升,其中,利口酒及柯迪尔酒的均价增长35.28%,伏特加酒均价增长1.17%,龙舌兰酒增长0.89%。
从当前走势来看,国内烈酒进口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的调整。一方面,整体进口均价出现下滑,消费者的需求更趋理性;另一方面,白色烈酒在即饮、居家消费等场景的拓展带动了其快速增长,也显示出消费场景正在多元化。
02
法国白兰地呈现大幅下跌,部分小众白兰地表现活跃
对于整个进口白兰地品类,虽然法国进口数据同比大幅下滑,但依然稳居榜首。受贸易政策和信心影响,再叠加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法国白兰地当前正处于艰难时刻。
2025年1-4月,法国白兰地的进口量降至291万升,同比下降71.38%;进口额为71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2亿元),同比下降82.60%。单看4月,法国白兰地的进口量约为70万升,同比下跌82.11%,环比下降43.39%,进口额约为164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同比下跌89.87%,环比下降44.18%。
在市场承压的同时,部分进口商开始寻求替代方案,引入智利、亚美尼亚、秘鲁、塞尔维亚、摩尔多瓦等小众国家的白兰地产品,这些新兴产地的进口基数较小,但增长势头明显,已进入进口额前十行列。
由于目前基数低且市场认知度尚在培养阶段,未来能否形成稳定规模,仍取决于其产品品质、品牌塑造及消费者认同度的持续提升。有酒商认为,这些新兴白兰地尚难以撼动法国干邑的市场地位,但其作为补充品类的潜力值得关注。
03
英日美进口量普增,美国威士忌进口量同比大增267.48%
进口威士忌品类,1-4月份,头部的日本、美国进口量、额实现增长,其中,美国威士忌进口量、额增长均超三位数,增幅较为明显。
具体来看,在1-4月,英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724万升,同比增长30.46%,进口额约为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3亿元),同比下降5.56%。单看4月,英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306万升,同比增长59.16%,进口额约为310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2亿元),同比增长15.6%,进口均价为10.13美元/升,同比下滑27.37%。
烈酒商业发现,中高年份单一麦芽苏威面临一定的动销困境,相比之下头部苏威品牌的入门年份单一麦芽威士忌以及百元以下的调和威士忌成为动销的主力。
而日本威士忌在1-4月份的进口量为34万升,同比增长28.01%,进口额为86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181万元),同比增长23.69%。单看4月,日本威士忌的进口量为12万升,同比增长19.68%,进口额为28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60万元),同比增长3.7%,进口均价为23.93美元/升,同比下降13.35%。
日本威士忌在2025年前四个月整体表现较为稳健,凭借品牌影响力及渠道回补需求,进口量额同步上涨。但由于日威基数小,少数头部品牌补货既能拉动整体增幅,市场情绪回暖。
1-4月份,美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159万升,同比增长267.48%,进口额约为7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62万元),同比增长112.28%。单看4月份,美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33万升,同比增长107.24%,环比下降21.04%,进口额为1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76.45万元),同比增长54.32%,环比增长15.08%,进口均价为4.99美元/升,同比下降25.54%。
美国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大幅增长,主要是受中美双方加征关税的影响,部分进口商为规避风险,提前进行大规模备货操作,推动了美国威士忌在短期内实现了量额齐升的表现。
总体来看,2025年1-4月,国内烈酒进口市场呈现出“结构优化、价格回调、品类分化”的多重趋势。一方面,传统高价烈酒如白兰地面临压力,进口商逐步调整策略,转向具备增长潜力的新兴酒种;另一方面,白色烈酒和威士忌等更贴近日常消费场景的品类成为市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