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家在线拍卖平台数据出炉:交易量同比增17.7%,白葡萄酒份额继续扩大
法国领先的在线拍卖平台iDealwine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总共成交261,465瓶酒,总成交额达3910万欧元,创下该平台拍卖历史纪录。
1
全年拍卖总量、额同比增长
iDealwine年度晴雨表报告显示,2024年共成交261,465瓶葡萄酒,同比增长17.7%。全年拍卖总成交额达391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同比增长15%,刷新平台历史最高纪录,反映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精品酒仍然具有稳健的避险属性。
尽管拍卖总额增长,单瓶均价则小幅回落。2024年每瓶葡萄酒的平均拍卖价格为149欧元(约合人民币1169元),较2023年微降1.9%。这表明拍卖市场在扩大成交体量的同时,也呈现出理性回调的价格趋势。
报告指出,2024年最受追捧的酒庄为罗曼尼·康帝酒庄(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该酒庄全年共成交639瓶,同比增长65%,总成交金额达26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080万元),同比增长74%,罗曼尼·康帝酒庄的葡萄酒均价达4142欧元(约合人民币32514元),涨幅达6%。
其中,年度最高成交拍品为一套1999年份混合12瓶套装,成交价高达62,375欧元(约合人民币48.96万元);而最高价单瓶则是一瓶2020年份Romanée-Conti,最终成交价为20,375欧元(约合人民币15.99万元)。
在这些酒款持续吸睛的同时,拍卖市场也迎来了结构性转变,价格波动在不同产区间表现出显著分化。2024年,香槟的均价大幅下跌16%,而朗格多克-鲁西永逆势上涨24%。萨瓦上涨18%、博若莱上涨16%、奥弗涅上涨7%、法国西南部上涨15%,显示出非传统名庄产区的热情正在升温。
产区格局上,勃艮第自2020年起持续超越波尔多后,一直稳居拍卖市场核心。2024年,勃艮第占据45.2%的拍卖价值与27%的成交量,而波尔多则为27%的拍卖价值与32.8%的成交量。虽然波尔多依然是数量最大的拍卖来源,但高价拍品和增值潜力则更加集中在勃艮第。
与此同时,小众产区快速崛起。如汝拉从2019年占比2%提升至2.4%,成为第六大拍卖产区;朗格多克与鲁西永从1%提升至1.7%;香槟从3%增至5.6%,跃升至第四位。意大利酒款也显著增长,从1%扩大至1.9%。不过,这种多元化并未削弱传统头部酒庄的影响力,拍卖市场中排名前50的酒庄尽管仅占19%的成交量,但还是贡献了53%的总成交额。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知名酒庄的拍卖数量激增,其平均成交价格反而呈现3%左右的回调,这可能与市场对高端酒定价的审慎情绪相关。
从品类来看,红葡萄酒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减弱。2024年,红葡萄酒占拍卖价值的比重从五年前的77%下降至70.5%,白葡萄酒份额持续上升,契合全球消费者清爽饮用口感的偏好转移。
其中,卢瓦尔河谷白葡萄酒在该产区总成交额的占比为65%、汝拉占比69%、阿尔萨斯占比91%、萨瓦占比56%,均展现出强劲的白葡萄酒的成交势能。
另外,可持续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机与生物动力酒在2024年分别占据28.4%的成交量与35.6%的价值,维持高位;自然酒的市场份额则稳步扩大,成交价值从6.5%增至7.6%,成交量从5.8%升至7.2%。主要集中在卢瓦尔、汝拉、朗格多克、鲁西永、普罗旺斯、科西嘉、阿尔萨斯、博若莱与萨瓦等产区。
2
相关趋势在国内市场亦有映射
iDealwine所反映的全球拍卖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国内市场的动态变化。无论是香槟市场的降温还是白葡萄酒的关注度上升,都在国内市场找到了呼应的注脚。这些变化不仅受到全球供应格局的影响,也折射出国内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与渠道策略的调整。
在香槟市场,2024年法国香槟在全球出口量额分别为1.11亿升、38.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0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分别下滑9.73%、7.98%。国内进口方面,据一位熟悉法国海关的行业人士透露:“法国香槟出口至中国的量额虽然同比增长26.42%、2.34%,但出口均价则大幅下探19.05%,降幅十分明显,从这一趋势来看,香槟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也开始呈现以价换量的局面。”
这一下滑趋势已在终端市场得到体现。多位葡萄酒经销商表示,黑桃A系列香槟的销量比高峰期下降约70%,其中黑金版价格从原先约3万元降至1万多元,降幅超67%;绿金、粉金版的售价也普遍从4000元以上跌至2000元左右,最畅销的黄金版已跌破2000元大关。唐培里侬、库克、酩悦等品牌在夜场、高端零售渠道的动销表现也不及往年。
北京葡萄酒进口商林志强指出:“在国内市场,勃艮第主要作为产品结构的补充,并不构成绝对核心。产量配额决定了其难以规模化出货。”他进一步分析:“近两年,勃艮第的整体进货价格呈下行趋势。一级园、特级园平均回落25%-30%,部分村庄级和商贸型产品的价格跌幅甚至高达50%。可以说,勃艮第的价格高峰期已经过去,后续或仍存在下探空间。”
此外,根据法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2024年勃艮第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含桃红葡萄酒)的全球出口比例大致在7:3左右,白葡萄酒占据了绝对主流,但在中国市场则是1:2左右,红葡萄酒仍是勃艮第出口中国市场的主流。有业内人士表示:“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中低端普及的要更快一些,高端市场则要略显缓慢。”
另一方面,白葡萄酒正在成为进口端的新增长引擎。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白葡萄酒进口表现出明显上扬趋势,主打长相思的新西兰和主打雷司令的德国进口数据均双增,其进口量同比增长16.28%、17.97%。
当然,白葡萄酒在多个零售终端市场也表现活跃。盒马、山姆等商超纷纷加强该品类推广,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下价格带;新西兰长相思、德国雷司令以“轻甜”“低酒精”形象打入年轻女性消费者市场,价格多在100元左右。
“这两年确实白葡萄酒的SKU在终端变多了,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渠道。”一位杭州的葡萄酒进口商表示,“而且不仅是口味变化,更多是消费场景在改变,白葡萄酒更适合轻社交、夏日饮用和新手尝试。”
在国内市场,自然酒仍处于相对小众的阶段。广州葡萄酒进口商伍绍平指出:“目前,自然酒主要受到部分爱好者和小圈层消费者的青睐,整体市场接受度尚未普及,短期内难以形成大规模热潮。”
他进一步补充道:“不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正在推动自然酒的认知扩散,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酒庄理念、包装风格和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