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大市场广东“限酒令”后分化加剧,有酒商选择“拖”过中秋
素有葡萄酒消费标杆市场之称的广东,在“限酒令”政策之后表现如何?WBO调研发现,广东酒水渠道近三个月平均出现40%-50%左右的业绩下滑,但渠道表现较为分化,部分高端餐饮、烟酒店业绩下滑幅度同样可达70%以上。在此基础上,部分酒商对即将到来的中秋等节日信心走低。具体情况如何?
1
高端餐饮及烟酒行受冲击,大众餐饮酒水消费相对稳定
据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广东葡萄酒销售额约15亿元。其仍是全国葡萄酒的核心消费市场之一,终端酒水渠道对政策变化的敏感度也更高。
“以前1天能走几十瓶,现在1瓶也卖不了。”广州某连锁烟酒行从业者李强感慨道。他所在的店铺位于商务密集区,过去主销500元以上的中高端葡萄酒和洋酒,近三个月以来生意“几乎拦腰被砍”。
还有深圳业内人士透露,“部分烟酒行客户近几个月以来裁员、降薪、闭店的情况加剧”。
有持悲观态度的广东酒商表示今明两年烟酒行淘汰出局将加速。
“现在政策管控力度仍处于较为严格的水平,烟酒行依赖的政企团购场景几乎消失,到今年底估计会有50%以上的烟酒行出局。”广州快米贸易负责人刘永红感慨道,现在也没有什么应对策略,可以做的就是先躺平。
再来看餐饮渠道。广州葡萄酒经销商朱辉表示,“广州经济体量大、人口较多,确实能对冲一些下滑影响,但整体来看餐饮渠道销售额跌了30%。”
不过在WBO的调查中,不同层级的餐饮渠道分化较为明显。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多地的酒商表示部分高端餐饮、酒店、酒吧的70%以上的利润来源自政商务场景,相关板块受冲击较大。自6月以来香港富临皇宫(广州安华汇店)、稻香酒家(广州万斯店)、陶然轩(广州二沙岛店)等名店接连闭店,也可见高端餐饮的经营困境。
“政策的影响波及性较广,部分珠海客户在限酒令后取消了先前的会议或宴会预订,而转向澳门等未禁酒区域,相关订单流失。此外还有一些酒水经销商无法履行与供应商的采购合约而违约,在各类预订取消的同时,还存在定金纠纷、赔偿谈判等额外损失。”有珠海业内人士分析到。
大众餐饮板块展现出一定的韧性。“我们主要供人均200-300元的餐厅,虽然也受到影响,但整体跌幅不算太夸张。”广州番禺区葡萄酒经销商白小慧介绍,客户消费行为虽有保守倾向,但尚未完全断掉酒类选项。
此外,深圳鹰君酒业创始人丛日光近期则去到广东清远、连州、阳山县等地考察市场,同样发现大众餐饮渠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没有感觉请客吃饭受到明显限制,尤其是大众餐饮板块,大家消费较为平稳,酒水消费基本在100元以内。有些私人会所名庄酒也在开。”
来自广东阳山县江城区贺拉红酒商行的负责人张贺也表示“我们受政策管理的影响不大,名庄酒的经营较往常没有太大的波动”。
2
库存高压下的备货迟滞,有酒商选择“拖”过中秋
在限酒令政策实行的近3个月里,广东同样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在即将到来的中秋等节日,他们的预期如何?市场需求有无新变化?
有多个广东经销商表示,目前库存存量较为丰富,暂时没有进行针对中秋备货的打算。
有深圳大型葡萄酒经销商表示,“我周边大部分酒商都有充足库存,有些甚至有5-10年的老库存。我现在还有很多波尔多、智利、西班牙酒的中高端酒库存,其中600-1000元的法国酒库存占比比较大。”
还有广州葡萄酒经销商透露,“市场成交价在1500元以上的名庄库存量也不小,即便是一些超级大品牌,动销也比较艰难。”
由于较高的库存水平,部分经销商则靠卷价格来回暖现金流。“本来经销商名庄的价格就很卷了,而在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上甚至有名庄酒的价格已经低于出厂价,这会导致其他葡萄酒价格都往下压。比方说以前卖10万元,能有15%-20%的利润,现在则可能要赔1-2万元。现在很多酒商的生意没办法持续了,没有利润。”深圳葡萄酒经销商武坤表示。
不过也有一些酒商对中秋节等节日持观望或者乐观的态度。
“虽然大家都表示比较难,但我们的业绩其实没有下降,由于白酒消费降级,有些客户开始转而来找葡萄酒的产品。包括今年在无醇葡萄酒方面的推广投入也在扩大,这方面在增长。预计中秋会对相关产品进行补货。”广州意大利酒进口商黄飞透露。
深圳市木天村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灿则认为,“由于针对下半年中秋这些旺季的备货周期在缩短,估计下游的经销商会在临近中秋前半个月开始备货,到时候再根据市场情况来考虑是否做些活动”。
尽管政策仍在持续影响市场节奏,但广东葡萄酒市场并未全线停滞。大众餐饮维持刚性需求,部分酒商也开始围绕低度酒、无醇酒等产品探索新的增长点。面对库存高企、利润承压、渠道分化的现实,多数广东酒商选择谨慎观望、延迟备货,静待市场回暖的契机。
可以预见,在行业震荡与政策过渡期内,葡萄酒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重塑,而广东,这一经引领全国风向的标杆市场,或将在沉浮之间孕育下一轮变革。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