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酒业巨头入局盒装葡萄酒市场,终端单价下行至30元/升
今年年中,智利头部葡萄酒企业干露集团开始低调的集中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格盒装葡萄酒产品(Bag-in-Box葡萄酒,简称BiB),并以最低至30元/升以下的更低价定位切入这一大众化的葡萄酒市场中。
同时,与以往的进口盒装葡萄酒不同,其更以“原酒进口-本土灌装”的新模式,试图以更灵活的本土化产业链来及时对市场的变化。而已经营多年盒装葡萄酒品牌的上海风雅酒业总经理陶新则向WBO表示,其目前也已完成品牌的授权,旗下芳丝雅品牌同样即将迎来国内本土灌装的新品。
这也意味着,盒装葡萄酒赛道不仅迎来了新的头部玩家,同时新的本土灌装模式也开始同步兴起。盒装葡萄酒(BiB)——这个在国际上的成熟葡萄酒市场占比明显的品类,在中国市场是否已来到风口前夜?
1
又一巨头入局,产品终端单价已降至30元/升以下
盒装葡萄酒,实际上在多个成熟葡萄酒市场已占据明显份额,但在中国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以往,行业人士仅能从海关进口数据中占比非常小的2-10升葡萄酒产品的进口数据中去推测其市场的起伏变化。
尽管近年来,包括加州乐事、夏迪、芳丝雅,甚至醉鹅娘等品牌均推出了此类型产品,但从整个品类来看其总体市场份额及占比仍然非常低。同时,其主销渠道也更抵近终端,大部分均直接依靠线上及新兴的即时零售渠道完成最终的销售。
上海风雅酒业总经理陶新即向WBO表示:“实际上BiB类产品在多个成熟葡萄酒国家均属于较为主流的品类。例如北欧国家中,其销量占比即能达到50%,而美国市场也同样能达到10%以上,属于大众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型产品,尤其是在新技术下打开后其保鲜期相较瓶装更长,大规格包装非常符合普通聚饮和自饮场景的日常饮用。”
不久前,行业开始对多年来中国葡萄酒大众基本盘市场长期缺位进行了深刻的讨论。而随着葡萄酒市场持续低迷且伴随着消费降级的普遍现象,一些企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面向大众化的平价葡萄酒市场。
“干露入局BiB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和信号。”一位较为了解此事的经销商即向WBO表示。
从WBO获取的产品信息来看,干露今年以来一共向市场低调的推出了旗下三个品牌系列的盒装葡萄酒产品,包括了干露、干露旭日、干露红魔鬼,其产品规格基本为2.5L和3L产品,但并未大规模进行推广。一位干露品牌方人士则向WBO表示,该类产品还属于探索阶段。
其中干露旭日原为其首个国内装瓶项目的落地产品品牌,而如今则进一步入局盒装葡萄酒,说明其对于这一品类的布局早有规划。
从价格带来看,终端价最低的干露盒装葡萄酒2.5L装市场售价最低至65元,其单价已低于30元/升;而品牌影响力更大的干露红魔鬼盒装葡萄酒3L装则在180元以内,单价则为60元/升以内。
经营多年盒装葡萄酒品牌的陶新则向WBO表示,对于国内的BiB而言,此前3L装产品的主流价位基本均位于百元左右。意味着实际单价基本位于30元/升以上。
而一位葡萄酒电商从业者则进一步告诉WBO,实际上常年深耕大众市场的奥兰小红帽最早或在2023年也同样入局了盒装葡萄酒市场,其定价则已下探至20元/升的价位,产品系列也已较为丰富。
2
品牌授权的本土灌装模式开始兴起,大众平价市场愈发受重视
不仅国内市场更多的品牌进入了这一品类赛道,同时其新的产品供应链模式也开始兴起,那就是——品牌授权或直接操盘的原酒进口-本土灌装模式。
以干露为例,其本次推出的盒装葡萄酒产品基本均为品牌直接操盘的智利原酒进口后在本土灌装的模式,其将产品开发及生产、包装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进一步市场前置到中国本土。
而陶新所代理的全球头部葡萄酒企业美国葡萄酒集团(The Wine Group)旗下品牌芳丝雅则同样即将迎来本土灌装的产品。其就表示:“目前已获得品牌方的授权,并且品牌方已对整个本土灌装的产业链条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目前产品已确定为品牌旗下在澳洲生产的原酒,这样不仅关税更低,并且进口效率、质量等也更有保障。”
其也认为,有了干露这样的头部品牌带头,“原酒进口-本土灌装”这一模式或会逐渐改掉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固有认知,那就是——其不再是低端且低质的产品,而是一种更为符合消费者利益的本土化产品打造思路。
相较于带包装的原盒进口,其不单是对未来成本的考虑,同时对于市场的需求变化也能够更快的作出调整,能够更迅速的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在产品开发、降低全球供应链风险、提升稳定性方面均有现实的好处。
同时据一些产业链透露出的消息显示,另一个澳洲头部品牌黄尾袋鼠也正在准备或即将进入这一市场。
而更早入局盒装葡萄酒市场的奥兰,根据产品信息显示,其已采用“原酒进口-本土灌装”这一更符合产品属性的供应链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局这一品类市场,盒装葡萄酒能否在中国市场复制其在欧美成熟国家的成功,尚待市场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巨头的入局和模式的创新将为沉寂已久的葡萄酒市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对于新兴入门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平价产品选择空间,以及更低的入门消费门槛。
一家即时零售平台负责人即向WBO表示,该平台的BiB类产品在今年的销量便处于增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