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烈酒进口额下滑18.71%:白兰地量、额、价三跌,威士忌量增额降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5年7月的烈酒进口数据。2025年7月,烈酒的进口量为807万升,同比下滑16.76%,进口额为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8亿元),同比下滑18.71%,进口均价约为17.8美元/升,同比下滑2.34%。
综合1-7月的进口数据来看,烈酒的进口量为6229万升,同比增长5.82%,进口额为8.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同比下滑26.55%,进口均价约为13.84美元/升,同比下滑30.59%。
01
7月威士忌量增额跌,白色烈酒依旧在增长
从今年7月的进口数据来看,白兰地依旧位于烈酒进口额榜首。其次,威士忌品类出现量增额跌的情况,龙舌兰酒、伏特加酒、杜松子酒、朗姆酒均实现了量额双位数增长,但利口酒及柯迪尔酒的量额均出现双位数下降。
具体来看,7月白兰地的进口量为182万升,同比下降38.36%,环比下降31.48%,进口额为50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2亿元),同比下降48.94%,环比下降34.03%,其进口均价为27.56美元/升,同比下降17.16%,环比下降3.72%。
7月威士忌的进口量为300万升,同比增长12.71%,环比下降19.43%,进口额为417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同比下降7.14%,环比下降8.25%,均价为13.89美元/升,同比下滑17.61%,环比增长13.87%。
此外,在7月,龙舌兰酒、伏特加酒、杜松子酒、朗姆酒等白色烈酒也保持双位数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龙舌兰酒的进口量同比猛增154.1%,进口额同比增长279.34%,均价同比增长49.29%。
而从1-7月来看,进口额最大的依旧是白兰地,约2.5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1亿元),同比下降63.49%。其进口量为1006万升,同比下降47.64%,均价为25.73美元/升,同比下降30.26%。
在1-7月,威士忌的进口量、额为2014万升、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8亿元),同比增长32.12%、1.49%,其均价为12.45美元/升,同比下降23.18%。
同样,今年1-7月,利口酒及柯迪尔酒、伏特加酒、龙舌兰酒、杜松子酒、朗姆酒等白色烈酒以及白酒,进口量、额依旧呈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伏特加酒的进口量增幅最大,同比上涨90.33%;杜松子酒的进口额增幅最大,同比上涨91.84%;利口酒及柯迪尔酒的均价涨幅最大,为3.14美元/升,同比增长26.85%。
02
法国白兰地进口量、额、价全面下跌,小众白兰地表现活跃
对于整个进口白兰地品类来说,虽然法国进口数据同比大幅下滑,但依然稳居榜首,占整体进口额的95%以上。
2025年7月,法国白兰地的进口量为176万升,同比下降32.5%,环比下降32.11%,进口额为498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亿元),同比下降48.79%,环比下降34.17%。其均价为28.22美元/升,同比下降24.14%,环比下降3.02%。
从1-7月来看,法国白兰地的进口量为954万升,同比下降47.86%,进口额为2.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6亿元),同比下降63.8%,进口均价为26.66美元/升,同比下降30.57%。而其余几个国家,其进口量仅有几万升,相对体量较小。
杭州洋酒进口商殷符志指出:“之前受到反倾销影响,当前国内白兰地的进货意愿不是很足,再加上之前几个月,有部分进口商已经补充过库存,导致白兰地的进口数据持续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7月5日,商务部发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的通知,税率为27.7%-34.9%。但对符合价格承诺条件的34家洋酒公司暂不征收反倾销税,其中包含马爹利股份有限公司、法国轩尼诗公司、埃·雷米马丹公司等。
尽管新规已经发布并被市场普遍关注,但实际进口量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增长。对此,一位广东洋酒进口商解释道:“虽然对于符合条件的一些洋酒公司不征收反倾销税,但现在海关设置了一个最低限价,这导致了进口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后面就没怎么进货了。”
另一位在广东佛山从事白兰地进口已有十多年的进口商表示:“由于‘限酒令’的影响,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销量也在不断下滑,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裁员等措施,近期不准备进货。”
烈酒商业还观察到,来自日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国家的白兰地逐步进入市场,虽然整体体量较小,但增长势头显著,现已进入进口额前十。这些新兴来源地的活跃表现值得持续关注。不过,一些酒商认为,尽管新兴白兰地的增长势头强劲,它们依然难以撼动法国干邑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它们作为补充品类的潜力仍然值得关注。
03
英国、日本进口量出现增幅,美国威士忌进口均价环比猛增134.16%
在进口威士忌品类中,今年7月份,英国、日本的进口量实现增长,进口额则呈下跌态势。另外,虽然美国的进口量没有实现增长,但其进口额、进口均价出现了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今年7月,英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246万升,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3.59%。进口额为368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同比下降9.38%,环比下降6.31%,进口均价为14.96美元/升,同比下降19.09%,环比增长8.43%。
而1-7月,英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1542万升,同比增长22.66%,进口额为2.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7亿元),同比下降1.96%,均价为13.72美元/升,同比下降20.07%。
南京洋酒进口商孙斌表示:“虽然英国威士忌的均价仍然较高,但市场主力已经转向入门级产品。这表明市场在消费趋势上已做出适应性调整,今年市场环境较为保守,渠道商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亲民、周转更快的入门级威士忌,从而拉动了进口量的增长,但高端酒款的采购相对谨慎,导致整体均价有所回落。”
烈酒商业也观察到,一些头部品牌推出的入门年份单一麦芽威士忌及百元以下的调和型威士忌,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和品牌认知度,成为当前市场中销量的中坚力量,覆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和渠道场景。
2025年7月,日本威士忌的进口量11万升,同比增长16.21%,环比增长1.44%,进口额为18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99.39万元),同比下降17.24%,环比下降43.19%,均价达15.54美元/升,同比下滑28.78%,环比下降43.99%。
在1-7月,日本威士忌的进口量为72万升,同比增长36.59%,进口额为19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1亿元),同比增长37.04%,均价为27.11美元/升,同比增长0.34%。
尽管日本威士忌的进口量有所增长,但其进口额却开始走弱。“市场需求逐步向价格更亲民、入门级的威士忌产品倾斜,另外,一部分进口商可能在高端品牌消费受到抑制的背景下,选择低价产品,或许是导致7月的进口额、均价下滑的原因。”广州洋酒进口商李广达说道。
对于进口量的提高,李广达表示,由于市场基数较小,少数品牌补货的波动性较大,可能导致进口量增长。由此来看,日本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更多依赖于品牌影响力。
再看美国威士忌,7月份美国威士忌的进口量为25万升,同比下滑2.32%,环比下降58.33%,进口额为17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9万元),同比增长65.98%,环比下降2.43%,进口均价为6.93美元/升,同比增长69.91%,环比猛增134.16%。
1-7月,其进口量为309万升,同比增长140.17%,进口额为13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462万元),同比增长96.26%,均价为4.26美元/升,同比下降18.28%。
从7月的进口数据来看,美国威士忌的均价大幅上涨,这也反映了市场消费结构有一些调整,消费者对于美国威士忌的偏好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时,美国威士忌的进口额大幅增长可能与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政策不确定性相关。部分进口商可能采取了提前备货的策略,以防止未来可能的加征关税或政策调整。
此外,还有可能是美国威士忌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有所上升,特别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下,进口商在采购和销售中可能传递了这些成本的上升,导致均价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