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级!首个波尔多名庄退出AOC体系
波尔多右岸名庄拉斐尔酒庄(Château Lafleur)近日宣布,自2025年份起,旗下包括正副牌在内的全部6款葡萄酒将集体退出波美侯(Pomerol)和波尔多(Bordeaux)原产地命名控制(AOC)体系,转为法国餐酒(Vin de France)。拉斐尔酒庄在国内又称“花堡酒庄”。
这是首个主动突破AOC体系的波尔多知名酒庄。此举既是对气候变化和制度束缚的回应,也反映了波尔多在市场低迷和体系变革双重压力下的复杂处境。
1
拉斐尔酒庄主动退出AOC体系
据悉,此次退出原产地命名体系的6款酒涵盖了正牌Château Lafleur与副牌Les Pensées(波美侯AOC),Les Perrières、Les Champs Libres、Château Grand Village与Le Blanc du Grand Village(波尔多AOC)。酒庄所有者格维诺德(Guinaudeau)家族表示,这是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和原产地命名控制制度日益严格的限制作出的必要回应。

法国在过去数年持续经历高温天气。今年夏季,多地气温一度逼近40℃,导致葡萄成熟期明显缩短。波尔多多家酒庄甚至在8月中旬就提前启动采收,比传统采收季提早近一个月。
过去十年,波尔多经历了多次极端气候:2015、2019、2022年被视作“炎热年份”的典型代表。气温升高导致采收期大幅提前,葡萄糖分积累过快,发酵后酒精度普遍超标。2022年份,部分波尔多白葡萄酒酒精度已逼近14%,远高于传统印象中的清爽风格。
AOC制度对酒精度和品种设有严格上限。例如,波尔多只允许赤霞珠、美乐等传统品种,禁止引入耐旱抗热的品种如歌海娜、桑娇维塞;同时,灌溉措施亦受到严格限制。结果是,酒庄在酷热年份不得不提前采收未成熟的葡萄,或者稀释酒液以符合标准。这种“为合规而妥协”的操作,与保持风土个性和品质表达的初衷背道而驰。

格维诺德家族在公开信中强调:“我们改变,是为了保持原样。”他们认为,跳脱AOC的框架才能保证葡萄酒的连续性和特性,而不是被制度束缚,牺牲品质去追求形式上的合法。
另外,WBO注意到,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中,其正牌价格多在9990-11990元/瓶。
值得注意的是,花堡酒庄拥有4.5公顷葡萄园,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中,梅洛与品丽珠各占50%,平均树龄为37年,新橡木桶使用比例为50%以上,每年的产量约为1000箱。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也有可能因为该酒庄的产量比较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在乎等级提供的背书。”
2
波尔多酒整体承压,主动求变或许是另一个“解法”
法国AOC制度自20世纪30年代创立以来,一直是法国葡萄酒品质保障的重要框架。它通过划定地理边界、限定品种、规定种植密度与酿造方式,并设定产量上限,确保葡萄酒的风格与质量稳定。然而,随着气候环境急剧变化,这套曾被视作“行业基石”的规则,正逐渐显露出僵化与不适应的一面。
近期,波尔多2024年份期酒价格公布后,市场普遍延续了去年的降价趋势。近90款新年份期酒整体价格继续下探,其中以左右岸一级庄为代表的头部名庄,普遍出现20%以上的降幅,部分酒款甚至达到30%。部分名庄的价格水平已经回落至10年前。尤其是右岸名庄,受到气候与市场双重压力,降幅普遍高于左岸。
多位渠道商向WBO透露,目前波尔多名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压力也比较大,甚至有部分一级庄允许经销商以“折扣价”出货,但整体市场反应依旧冷淡。

另一位广州酒商孙广发则分析:“波尔多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在传统体系下,酒庄能动的空间太小,而市场的下行又倒逼他们必须寻求突破。拉斐尔的做法,可能会让更多名庄思考:是继续坚守AOC的框架,还是像它一样主动求变。”
对国际市场而言,这意味着法国酒庄的身份认同正在发生转变。AOC标签曾经是市场的“金字招牌”,但当气候变化不断侵蚀它的合理性时,品牌力、品质和故事性可能会比产区标签更重要。
山东宝真国际酒业相关负责人王伟平表示:“如果相关制度始终一成不变,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会与当下的发展理念脱节。这其实也提醒了AOC体系,面对行业的抱怨与变化的需求,如果迟迟不作调整,酒庄选择退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他进一步指出:“现在花堡退出AOC体系并不会影响其在国内的销售。对于像花堡这样级别的名庄,消费者早已不再仅仅因为它是AOC而买单。它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越产区体系的标签,真正吸引藏家与消费者的,是它在全球的知名度,以及家族世代延续下来的酿酒工艺与风格。”
宁波永裕酒业创始人谢建江表示,在花堡酒庄之前,金钟酒庄在2022年前后就开始改变,其正牌、副牌都在减少,酒庄愈发注重品牌宣传,此次花堡酒庄退出AOC,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谢建江还告诉WBO:“花堡酒庄在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国内来看,份额很小,而且客户会相对稳定,影响有限,此外,花堡大部分是车库酒,量也比较小,以后也许会走控量体品质的路,通过最新技术手段等,让酿造过程更加精细化。”
杭州葡萄酒商殷博达表示:“短期来看,花堡的退出不会对大众消费市场造成太大波动,但在高端收藏和专业品鉴领域,这个信号意义重大。它可能改变藏家对于AOC制度的信任,也让中国市场更关注葡萄酒本身的品质与风格,而不是单纯依赖产区标签。”
同时,这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使是名庄,也可能在制度和市场的夹缝中选择变革。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酒庄跟进,尤其是那些同样受气候困扰、又具备品牌号召力的名庄。
有业内人士表示:“花堡退出AOC可能进一步提升其稀缺性与收藏价值。对于藏家来说,这类‘打破传统’的酒,往往更具标志性意义。另外,从长期来看,市场或许会逐渐淡化对‘AOC’的盲目依赖,更多转向关注品牌和风格。”
过去,中国市场常常依赖“AOC=品质保证”的逻辑进行教育与销售。但未来,如果越来越多名庄跳出AOC体系,这种逻辑可能需要更新,行业也必须重新思考如何与消费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