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酒令”松动?受政策影响人士个人消费缓慢复苏
近日,有酒商告诉WBO,相较于“限酒令”刚出台时的全面收紧,如今国内酒水市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迹象。消费端逐渐释放出一些变化,部分受政策影响人士也开始在朋友聚会等场景下小酌,这让此前几近“冰封”的受政策影响人士的个人消费有了些许松动。实际情况究竟如何?WBO进行了调查。
1“限酒令”后,受政策影响人士的个人消费有起色
从各地经销商反馈来看,虽然政策整体框架仍在,但执行层面的差异和市场的自我调整,使得消费端出现了新的细微变化。特别是在受政策影响人士的个人消费中,低调的小规模饮酒逐渐回归,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
一位成都酒商告诉WBO,近期身边有几位受政策影响的朋友,饮酒行为也有一些细小变化。“过去他们在周末、节假日几乎完全避免饮酒,但最近他们在周六或者放假时,在自己管理的辖区、管理服务对象之外,和朋友吃一些烧烤等大排档时,会小酌放松一下,没有像以前那样滴酒不沾。”
四川酒商涂瑞告诉WBO,从8、9月份的市场反馈来看,葡萄酒消费端出现了新的动向。部分受政策影响人士在聚会场景中重新露面,虽然依旧保持低调,但已经开始主动组织一些小型酒局。
浙江义乌集华酒业创始人叶利斌也告诉WBO:“目前受政策影响人士的酒水消费确实出现了一些放松,虽然局级、副局级领导依旧不会出席一些婚寿宴席,但科员可以正常参加了。”
“我也注意到,部分受政策影响人士在个人聚会时,也开始正常饮酒,形式虽然谨慎但却释放出消费回暖的信号。”成都酒商陶桦(化名)表示,未来市场的重心会更多向200-400元的产品倾斜,这一区间既能保证一定品质,又不会显得过于奢华,从而降低了政策风险。相比之下,高价酒的布局意愿明显减弱。
云南酒商陈志欢同样指出,市场环境已比前几个月“限酒令”最严时好一些,尤其是受政策影响的消费群体重新表现出尝试的意愿。虽然他们的饮酒行为依旧比较低调,但其释放的信号也让部分经销商看到希望。
另外,低度数酒款也受到更多青睐,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在陈志欢看来,这背后不仅是消费习惯的调整,也是市场对政策环境的自我适应。
杭州葡萄酒经销商余飞鸿则表示,杭州的政策执行相对宽松一些,有些受政策影响人士会在下班后小范围自饮。近期他偶尔能接到一些夜间订单,客户会一次性采购5-6瓶酒囤放。不过余飞鸿也坦言,这类需求总体体量有限,难以带动生意的实质性改善。
2释放利好信号,但复苏仍需时间
四川极棒酒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刁维君表示,按照规定,受政策影响人士在合规范围内饮酒本身并无问题,但饮酒对象不能涉及与其存在利益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正因如此,实际执行中容易引发过度紧张。究竟如何界定饮酒对象是否存在利益关系,也成为导致基层在落实过程中倍感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山东、江苏、天津、重庆等地区的酒商也直言,目前本地的“限酒令”执行并没有出现明显放宽。个别地区受政策影响人士仍需随时接受临时酒精测试,这让不少人即便选择夜间小酌或家庭囤酒,也不得不格外谨慎。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受政策影响人士的正常人情往来有所恢复,但谈不上增长或是反转,后续还要等具体政策以及私人生活和工作划分得更加清晰的规定落地后,或许才会出现缓慢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浙江绍兴发布出台补贴宴席消费政策,对在酒店举办各类宴席的消费者给予分档补贴。由此来看,这或许也是一个放松的信号。
虽然这种零星的消费场景带来了一点增量,但从整体规模和频次来看,还无法弥补政务与商务消费场景大幅萎缩所留下的缺口。
3“限酒令”带来的消费习惯改变尤其需要重视
整体来看,“限酒令”对各个价格带的酒水市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以政务团购和商务宴请为主要场景的中高端产品受影响最深。多数酒商仍在承受渠道停滞与终端动销放缓的双重压力,虽然局部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整体复苏仍然脆弱,尚未形成合力。
叶利斌指出,目前受政策影响人士的酒水消费习惯出现了一些变化。“现在有部分受政策影响人士不喝酒已经成为习惯了,还有单位之间的节日礼品往来也变得极少。”
刁维君还指出,无论是葡萄酒还是白酒,整体呈现的是弱复苏和分化并存。大众消费支撑的中低端市场,相对前一段时间有所好转,高端市场则需要具体看商务需求。目前,性价比和品牌力是当前市场的两大关键。
与传统渠道相比,电商与即时零售的表现相对稳定。由于消费场景多集中在个人饮用与家庭聚会,这些渠道受到政策约束的程度较低,因此成为少数能够维持正常动销的环节。
山东烟台葡萄酒经销商孙毅指出,他熟悉的几家电商商户大多聚焦百元以下的产品,因此冲击相对较小。但他补充道:“市场整体氛围依旧偏弱。从5月到现在,只有白葡萄酒和起泡酒在夏季稍有走量。也有同行尝试跨品类合作,但效果暂时还没有显现。”
在抖音经营酒类店铺的张丽伟则提到,政策层面对线上渠道影响有限,但消费信心的下行同样难以忽视。“目前80元左右的白葡萄酒是最畅销的单品,但即便如此,今年夏天的销售额还是比去年同期下降。这说明消费者支出的意愿普遍减弱,并不完全是政策因素造成的。”
由此来看,“限酒令”的影响不仅在政策层面,其对消费习惯的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对于酒商而言,既要顺应消费端的分化趋势,在产品线、价格带和渠道布局上及时调整,也要关注政策与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变化,提前谋划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