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达的“深度动作”,一场垂直品鉴背后的精细化转型
在今年进博会中,珠海全达以一场“智利伊拉苏拉宫博酒庄—垂直年份品鉴晚宴”吸引了行业与高端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面对消费趋于理性的大背景,全达并未停留在传统进口商的运营逻辑中,而是选择以更精细化、更贴近高净值人群的方式,重塑自身的市场定位。
借由智利伊拉苏拉宫博酒庄多个年份的系统呈现,全达向行业释放出一个信号,逐渐从大宗贸易走向高端私域、从渠道分销走向精准服务,是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1
全达举办拉宫博垂直年份品鉴晚宴
“我们这些年一直坚持参加进博会,这不仅是国家开放的窗口级展会,也是向各行各业中高端人群展示葡萄酒最好的舞台。”珠海全达金鼎酒庄董事长孙绍良表示。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老牌进口商,全达每年在进博会上的产品呈现与活动设计,往往也折射出行业消费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本届进博会,全达便以一场极具深度的垂直年份品鉴晚宴,引发专业圈层的强烈关注。
本次垂直评鉴的是伊拉苏家族旗下名庄系列之一拉宫博酒庄。活动由伊拉苏欧亚区总经理 Mr. Rodrigo Jackson(罗德里戈·杰克森)主讲,彰显了酒庄对于中国市场以及全达的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品鉴的是拉宫博2009、2016、2017、2021四个年份的酒,WBO注意到,多数新世界酒庄并不具备大量老年份,而拉宫博作为伊拉苏旗舰级高端系列之一,能够持续留存、管理与呈现老年份,是其综合实力与陈年能力的重要体现。
拉宫博2009
拉宫博2016
拉宫博2017
拉宫博2021
其中,2009年拉宫博尤为特别,目前在中国市场中仅由全达独家持有。对于核心私人客户来说,能够在中国第一次正式品鉴到该年份,既是罕见体验,也是对高净值客户价值的精准呈现。
这场晚宴也是全达去年拿下拉宫博代理后,对该品牌“精细化经营”的重要一环。相比传统的B端品鉴会,此次受邀客户均为高端私人客户,以深度体验为主,以品饮理解为核心。现场多位客户在品鉴结束后,即对2009、2016等年份进行订购,显示出高端客户群体对名庄老年份的强烈兴趣与实际购买力。
2
精准定位,全达精细化“转型”的清晰路径
通过这场垂直品鉴会,全达正在外界面前呈现一种清晰可感的转变,从传统的大宗进口商向“高端服务型”迈进。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产品选择上,也体现在组织理念、客户结构与运营方式的根本变化中。
首先,全达也在不断“升级”,在原有稳固的大宗贸易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更精细化、更面向终端真实需求的运营思路。过去主要面对大型经销商的B端模式,现在正在与C端高净值客户形成更多直接触点,通过深度品鉴、个性化沟通与长期关系管理,让品牌价值能够更精准地传递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其次,在全达成为拉宫博中国区总代理后,各年份酒款已系统纳入产品体系。不同年份的呈现,体现的是全达在高端客户服务上的精细化能力,通过丰富的年份选择,让客户更直观地理解酒款的成熟度与风味演进,从而获得更立体的品鉴体验。老年份则作为其中的点睛之笔,为客户提供更具稀缺性的增值选项,是全达深化服务、拓展体验深度的重要一环。
同时,全达对高端客户的服务能力正在强化,活动邀请名单以高净值客户为主,强调个性化服务、精细化沟通、体验式品鉴,这种“深层互动”式服务模型,正成为高端市场竞争的新门槛。
这种转型也意味着全达在渠道策略上的主动调整。过去依赖经销商体系的广泛铺货,如今全达通过私域构建、高端客户运营、定制化活动,将品牌价值直接传递给终端,从而形成更稳固、更具粘性的长期客户体系。
由此来看,本次垂直品鉴所展示的,不仅是酒本身的价值,更是全达未来经营方向的象征,从“规模驱动”到“价值驱动”、从“渠道运营”到“客户运营”、从“进口商”到“精品化品牌运营商”。
WBO认为,全达此番“转型”,反映的并非企业个体行为,而是中国葡萄酒市场深层结构性变化的缩影。在消费趋于理性、供给端加速分层的背景下,能够稳定穿越周期的企业,一定是那些能够在高端领域建立差异化价值、在服务维度形成竞争力并在品牌塑造上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而全达的这场老年份品鉴会,正是其从传统进口商向高端价值运营者迈出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