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染酱”失速,酱酒开发产品大降温

2022-10-09 16:48

从2019年伊始,除一些业外资本外,大部分进入酱酒行业开发产品酒商多少都有红酒血统。但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全国酱酒市场迅速降温,很多有着红酒血统的开发商又面临两难抉择。


WBO也调查了多位曾经扎根葡萄酒行业、最近三年进入酱酒开发专属产品的多位酒商,有多位酒商表示:虽然已经花费不少资金开发了产品,但是不会继续向厂家打款进货,旗下产品卖完即止。



01

碎片化下的“三无”酱酒


在这一波“酱酒热”中,大量的红酒转型的酱酒产品开发商在整个酱酒市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市场风景线,覆盖广泛,并且数量庞大。这其中,尤其以三线及以下的酱酒品牌的开发产品占据主导,有经销商就表示,当前酱酒市场碎片化十分明显,无品牌、无品质、无品味,堪称新时代的“三无”产品。



在之前WBO对福建酱酒市场的调查中,有酱酒经销商也明确表示过:有点实力的经销商都有自己独立开发的酱酒产品。足见染酱门槛之低,满怀机遇之心的经销商与混乱无章的上游酱酒企业,共同融合造就的市场现状。


如今,风口过后,似乎一地鸡毛。


02

不打款 不进货


“前两年酱酒热的时候,很多人自己去开发了条码,甚至包括很多小型团购商都有自己定制的酱酒产品,一订就是500、1000箱的在仓库里放着,并且还被洗脑说‘存新酒喝老酒’,所以仓库里存了一堆的货。”伟达奢侈名酒董事长薛德志即表示,从渠道到终端,甚至是消费者手中,酱酒库存都已经满负荷。


一位三线酱酒品牌的定制开发商陈庆(化名)直言从今年夏天开始,便没有再打款订货,“签了全年任务,完不成也没办法,库存都没卖完,怎么可能继续加量?”谈到明年的规划时,他直言:“不做了,不要说明年,现在的库存我预计是两年的量,慢慢卖吧。”


另一位去年染酱的经销商杨柳(化名),与一家茅台镇的三四线酱酒品牌共签了5年的独家产品开发合同,一年数千万的任务量,如今直言不会再打款进货。


更多的则是,一年数百万合同任务量的产品开发商,有的虽然库存不大,但眼看市场遇冷,赶紧收手;有的则自我安慰:酱酒能放,老酒或许更香,不过,谈及明年的合同时,均表示:不续签、不进货、不打款。


一位成都的进口葡萄酒商就表示,其在去年拿下了一个三线酱酒品牌,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单独的酱酒运营公司和团队,到目前“成功”卖出去500万后,已表示不会再继续他的“酱酒事业”。


03

销库存 熬三年


“以前出货都是几十上百箱的出货,量少了还可以谈条件,现在接到个位数的订单,都是鞍前马后的保姆式服务,市场变化就是这么大。”一位广东的酱酒开发商表示。


因为大量的酱酒产品积压在渠道,动销问题突出。“现在的情况是,酱酒品牌自己的主线产品都卖不动,这种开发产品更是难以在缺少市场投入的情况下上量。加上很多开发商都不做了,开发产品这么多的情况下,只能是要么安心当库存,要么低价割肉回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库存回收商”,专门以“地板价”收酱酒库存。



有开发商甚至准备熬个三、五年。“这么多的渠道库存,只能慢慢消化,三、五年时间总会熬过一个周期吧。”一位开发商很无奈的对WBO表示。


“前两年酱酒一下把未来五年的市场空间都填满了,所以只能交给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再用两、三年把五年的渠道库存消化完。然后在这段时间里面,有谁是比较健康的,能坚持继续做消费者教育、渠道建设和团队建设的这些企业,或许在以后才能够有机会重新站起来。”薛德志就表示。


WBO 获悉,此前一位高调进入酱酒行业的葡萄酒品牌运营商,他们最近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因为和酱酒酒厂之间的纷争,以及踩的各种坑,让他们心力交瘁。他们也决定逐步放弃酱酒业务,重新把所有精力拉回到葡萄酒业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