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高汇率阴影笼罩,国内部分酒商延迟打款
自今年4月以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最高曾攀升至8.4以上,至今也持续维持着8.3左右的高汇率水平,并已进入了近十年来的最高位。
近日,一位进口酒品牌中国区代表就向WBO表示,有已签订单的进口商在支付订金之后,因高汇率原因选择延迟进一步的支付货款。而实际上经WBO调查,目前已有多家进口酒品牌均已出现了此类现象。
不过,从WBO的多方了解来看,或许高汇率仅是延迟打款的引子,其真正的原因或许仍然跟国内消费现状息息相关。
01
进口商在高汇率下,选择延迟打款订货
据该进口酒品牌的中国区代表表示,因该品牌的负责人前来中国市场考察,所以便逐一拜访了各个区域的合作进口商,也是在拜访的期间,有合作进口商在已签约并支付订金的情况下,提出因当前的高汇率,希望选择延迟打款订货来缓解资金压力。
这一情况,实际上并非个例。一家拥有1855三级庄的法国葡萄酒集团相关负责人即向WBO表示:“确实是有进口商要求延迟打款的这个情况。一些客户在看到汇率猛涨之后,便开始观望。即使已经下单了,但仍然会选择延期付款,相信其他法国酒商公司也肯定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与两个月前的水平相比较的话,这意味着进口10万欧元的葡萄酒,将为此多支付10万左右人民币的货款以及5万左右人民币的相关海关进口税费,这其实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额外支出。
对此,作为国内名庄酒主要进口商之一的大搜酒CEO吴湘华就坦言:“这一轮欧元汇率的上涨,主要即是美国经济与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资金涌向欧洲,欧元就此成为避险货币,也推高了其市场需求。虽然我们与上游的采购仍在继续,但在付汇方面,我们也是观察了两周时间,并且我们的判断是短期汇率应该仍然会在8.3左右,也曾前往银行咨询远期锁汇业务,但银行给到的远期汇率也是在8.3以上,所以我们也就没有选择银行的锁汇业务。”
02
汇率仅是诱因?酒庄代表:延迟打款在近两年已普遍存在
不过,在WBO的调研中,不少进口商实际上仍然选择了在如此高汇率下按期支付订货。
另一家意大利酒庄代表就表示,其近期刚签订了数个订单,且合作进口商如期打款装船运出。
汉凯菲斯奈特集团中国品牌代表顾育平就认为,正常情况下,只要产品本身没问题便不会有进口商选择延期付款订货。如出现延期付款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进口商自身对于当前市场和未来信心不足的原因,以高汇率为由才提出延期付款。
对此,WBO调研的多位进口商也均表示,自春节之后,整个葡萄酒市场再次陷入了异常冷清的状态,并且随着中美的关税问题,大家对未来陷入更加迷茫的心态。
“一方面,整个二季度是传统的市场淡季;另一方面,整个全球市场因关税引起的连锁反应,加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低迷情绪更加凸显。”一位浙江的进口商强调。
福建伟达奢侈名酒董事长薛德志即表示,虽然目前葡萄酒市场消费极差,但对于已签订的进口订单,仍然会按期支付,这是基本的契约精神。但如此的市场叠加高汇率,其便不会再新追加订单。
吴湘华也表示:“今年以来,市场需求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不过在付汇方面目前仍然处于正常节奏,所以在交付货款方面因汇率产生的成本也由我们自行承担。”
上述法国葡萄酒集团相关负责人则进一步透露,实际上关于合作进口商延迟付款的现象,在近两年都是普遍存在的,此次高汇率更多是延迟付款的诱因。或许整体市场销售不理想,现有库存及资金压力才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另一位西班牙酒庄的中国代表也向WBO透露,与其一年有3条货柜订单合作的国内进口大商,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也已经出现延迟付款的现象,90天的信用证付汇有效期,经常会延迟至100天以上,所以足见国内进口商群体面临的严峻资金压力。
而目前出现的这一现象,或将促使整个欧元区进口酒面临进一步的下行。起泡天下创始人兼董事长于洪杰即曾向WBO表示,高汇率引起的连锁反映,将是一场更艰难的挑战,其影响最终将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