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批次酒水被禁入境,含16800瓶奔富系列酒,或涉及国际窜货

2025-07-18 17:42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5年6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所列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WBO发现,该批名单共查处了29批次酒水,其中包括4批次葡萄酒,15批次啤酒,5批次杜松子酒(蒸馏酒)以及5批次清酒、配制酒,主要涉及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禁止入关的酒水中,有接近16800瓶奔富寇兰山因“标签不合格”“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未能入境。



01

29批次酒水被海关禁止入境,日本产品问题较多



根据海关提供的相关信息,WBO整理发现,4批次未准入境的葡萄酒为澳大利亚的奔富寇兰山西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因“标签不合格”以及“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未能入境。葡萄牙的欧莱红葡萄酒OURO MEURED则因“标签不合格”未获准入。另外,西班牙的紫水晶红葡萄酒和优尼斯白葡萄酒因“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未能入境。



图片图片图片



6月查处的15批次未能入境的啤酒,大部分来自日本,主要以SAPPORO BREWERIES、ATOWA LLC等企业为主,因“标签不合格”“产品未获准入”被拒绝入关。同时,德国的彼乐小麦啤酒、彼乐黑啤酒则因“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被拒。



图片图片图片


在6月查处的5批次杜松子酒,均来自澳大利亚,因“标签不合格”无法入境,另外,其余5批次清酒、配制酒则因“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货证不符”以及“其他质量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未能入境。



图片


在2025年6月海关未准入境酒水名单中,日本成为被拦截批次数最多的来源国,占比高达58%,澳大利亚则排名第二。从被拒原因看,主要集中在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标签不合格、产品未获准入、其他质量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等问题。



02

16800瓶奔富寇兰山被拒入境,可能涉及“国际窜货”



名单中这批奔富寇兰山西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因“标签不合格”及“生产企业注册问题”未准入境。对此,业内人士许可(化名)分析称:“这批奔富寇兰山可能是‘国际窜货’,比如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代理商,他们购买的酒是发往美国、欧洲国家,但是有国内进口商会收购这批发往其他国家的葡萄酒,将其发往中国,所以这批酒的原产地证明不合规,这种情况下,海关自然不会准许入境。”


许可补充表示:“富邑集团在中国本就拥有注册号和规范的进口体系,但这批酒既没有使用集团在华注册信息,也没有合规的标签,无法与海关备案系统对接,自然会被拦截。”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名单来看,这批酒约有12600千克,大约为16800瓶,相当于一条大柜的量。



图片



起泡天下负责人于洪杰表示,海关查处的这批“优尼斯白葡萄酒”与优尼特并无关系,也有可能是起了一个相似的名字。“这种情况在进口商中也比较常见,这不仅存在潜在的侵权风险,也易引发监管层面对产品资质的质疑。”


对于标签不合格的问题,南京葡萄酒进口商李仁兴指出,进口葡萄酒标签必须包含诸如法定品名、酒精度、生产日期、原产地、配料等内容。标签缺失、信息不清、内容模糊或与实际产品不符,均可能构成标签不合格,从而被拒入境。


宁波葡萄酒进口商范华意也表示,海关以“产品未获准入”拒绝入关的原因包括进口商未取得相关许可、产品添加剂或成分不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如甲醇、甜味剂、二氧化硫等指标超限,还有可能缺少有效的原产地检疫或卫生证明文件,以及存在潜在的动植物检疫风险等方面。


此外,部分产品还可能因涉及知识产权争议或来自核辐射区域,而被列入限制名单。“根据这个理由来看,这批来自日本的啤酒,很有可能是来自核辐射地区。”范华意说道。


对于“其他质量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浙江杭州葡萄酒进口商曾醒指出,质量指标问题通常涉及酒精度偏差、总糖或残糖含量不符、二氧化硫超标、甲醇或重金属含量不达标、微生物污染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背后,可能是生产环节控制不严、原料品质不佳导致的,还有可能是运输储存过程中出现温度失控、光照暴晒导致酒水出现污染。此外,如果出口商没按照国内的标准调整相关配方,也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入境要求。”


浙江酒类进口商万普指出,“货证不符”可能是因为进口商无法提供与商品匹配的检测报告、原产地证明或生产商资质文件。有些产品可能来源不明或从境外渠道中转采购,无法满足国内进口申报的完整性要求,导致被海关拦下。


此外,也有可能因为进口酒的标签或标识没有按照国内的相关规定进行加贴或标注。例如,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与实际货物不符,也容易被判定为“货证不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