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元买6个小洋酒盲盒,最高中20瓶!“问题酒”换新装卷土重来?

2025-07-29 15:46


“39.9元买6个小洋酒盲盒,主播在线开,开出同款增送1瓶,最高中20瓶。”已临近深夜,直播间在线人数仍在飙升,还有消费者排队了一个小时,为了睡前验证下自己的“欧气”。


情绪价值背后,“小洋酒”盲盒是否有品质支撑?笔者发现,部分产品的供货商曾因侵权洋酒大牌被多次处罚,而部分直播中宣称的“小洋酒”则是纯国产酒。更有价格套路存在,如中奖酒款的价格比拼多多同款零售价更贵,让人十分疑惑。



01

相关产品生产商,曾因侵权轩尼诗、尊尼获加被罚


“哇宝子也太欧了,中了15瓶,下一位欧神是谁呢?”“宝子今天手气不好,没关系关注一下再送2个盲盒。”


相比产品本身,这类直播间更在意情绪价值,即便主播桌面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小洋酒,也少有消费者咨询,一种比拼“谁中的最多”的心态在直播间不断点燃氛围。


在相关商家的店铺里,已售出“小洋酒”2万单。


“情绪消费”的确是今年的热词。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分享到“新时代优秀消费品不仅是卖货,更在于销售情感、输出快乐。”后半句话被“小洋酒”盲盒商家应用得淋漓尽致。


但情绪价值脱离了产品质量支撑,则难以构建用户信任。


笔者亲自体验了一场抽盒活动,39.9元中奖了12瓶50ml装“小洋酒”,从直播间摆放的产品包装结合直播中关于“便利店同款小洋酒”的介绍,笔者误以为所中奖产品为绝对伏特加、君度利口酒、野格等时下火热的大牌,但收到货后发现所有产品均为其他配制酒,有涉嫌误导的嫌疑。此外所有产品都来自梅州中法拔兰地有限公司。


图片


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曾因侵犯尊尼获加、轩尼诗等国际洋酒品牌的瓶型专利,在2017年与2019年分别与其他公司共同判赔5万元和50万。


图片图片


此外,该类产品除了直播间带货外,还有一个重要销售渠道即拼多多。同类产品在拼多多上11瓶34.49元,约合每瓶3.1元,如果在直播间同样中奖11瓶,每瓶价格则在3.6元,要高于正常的零售价。所谓的中奖优惠价也只是一个包装手段。


3元/瓶的价格则难以为品质做保障。据业内人士透露,“3元/瓶扣除包装、人工、运费等成本后,留给酒液的空间仅有几毛,基本不可能是原酒进口。”消费者的反馈也从侧面进行了印证。“酒精味太冲,像化工酒”“喝完头疼,第二天还疼,连吃止疼药”,不少反馈指向产品品质问题。


图片


02

借势调酒风的产物


在这些爆火的“小洋酒”盲盒直播间中,商家往往借用“便利店同款”“爆款调酒小瓶”“人人都是调酒师”等关键词迎合当下正热的调酒文化潮流。


近几年小洋酒确实热度显著上升,50ml以下小瓶装洋酒已成为便利店、露营市场、夜经济场景的重要品类。天津为即时零售渠道供小洋酒的酒商郭飞(化名)就表示,“以前洋酒小酒版普遍的成本进价都在10元出头,而如今可能因市场增量明显,还上涨了60-70%。”


但对于商家宣称的“便利店同款”则缺乏证据支撑。笔者在调查了成都红旗连锁、KKV、罗森、即刻等终端渠道后,发现所售小洋酒基本为君度、绝对、百加得、野格等国际大牌洋酒,直播间中宣称的“便利店同款”,难以在主流终端渠道找到踪迹。


图片


此外该类“小洋酒”商家也在提供“调酒方案”,如有消费者收到的“小洋酒”套餐中,包含一瓶可乐、一瓶利口酒和一个勺子。但无论服务升级,还是玩法升级,背后缺乏品质支撑,也难以发挥出营销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真正火起来的小洋酒,是在消费场景真实、产品质量达标、品牌信任清晰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这类产品则反其道而行之,过度依赖情绪刺激和营销包装,在短期流量中完成套利。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提升,这类产品不会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