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便利上半年净亏达6311万,实控人生变仅是时间问题
近日,河南酒便利商业股份有限公司(NEEQ:838883)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上半年经营压力较去年显著增加,营收下滑37.1%,净利润下滑725.8%,从上一年同期盈利1008万转为本期亏损6311万。
同时自6月发布“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的进展公告”以来,其实控人股权拍卖事宜也有新进展:目前已进入询价评估阶段,只待最终拍卖,如成功拍卖则将导致酒便利实控人迎来彻底变更。
01营收下滑37.1%,净亏6311万
从报告来看,酒便利上半年实现营收5.98亿元,同比下滑达37.1%;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7.64%降至本期9.32%;而净利润则由上年同期的盈利1008万直接变为亏损631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25.8%,已是其自新三板挂牌以来最大的半年度亏损。
酒便利在报告中就指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形势的影响及政策的变化,市场消费需求下降所致;同时公司战略调整,关闭部分亏损门店,对收入也有所影响。
从当前酒类行业来看,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叠加“限酒令”政策的发酵,导致餐饮、团购等核心渠道需求锐减。在此期间,酒便利高端酒类销售大幅下滑,部分门店被迫关闭,收入端承压明显。
即便其手握茅台等高端酒的配额,但由于整体产品价格下行明显,使得酒便利的存货资产产生大幅跌价,也间接导致了其公司资产总计大幅缩水29.13%。
酒便利在报告中就表示,该公司近半年存货余额降幅虽达5219万元,但截至今年6月底仍有1.6亿的存货,且存货主要为烟酒类产品,规模较大。如果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存货市场价格下跌将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存在存货减值和跌价风险。
而从盈利层面来看,主动清理库存、关闭亏损门店,虽带来现金流改善,但也加剧了其短期亏损。所以可以看到其存货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2.79%提升至了本期的3.39%。
不过,作为酒便利董事,同时也是其四大股东之一的河南旭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实控人焦永新则对本次半年报投出了反对票,并明确表达了异议: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同时总资产减少,管理层未对此关键风险进行充分披露和评估;多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持续恶化;年报未真实反映公司产生大额亏损的原因。
同时,自去年9月以来,其公司实控人余增云失联并被刑事立案、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受此影响,酒便利开始出现金融机构续贷困难、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等情况。报告即指出:上述事项或情况表明可能存在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而在今年,酒便利已先后于5月、8月两度收到新三板监管机构关于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或说明监管层从酒便利的2024年年报中已发现了诸多疑问的地方,而本次半年报所呈现出的大幅下滑,或将再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02实控人股权拍卖进入询价评估阶段,控制权生变仅是时间问题
而对于在报告中提到的重大风险事项之一: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风险,则也在近期有了新的动向。
今年6月,酒便利便发布了“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的进展公告”,表示:收到控股股东河南侨华发送的《民事判决书》。据该判决书显示:原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有权就被告浙江侨华商贸有限公司上述第一至三项付款义务,在最高债权额14741.3万元范围内以被告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酒便利共计38312119股股权,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股权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烈酒商业曾在去年报道,酒便利控股公司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52.98%股份,早在2023年便将其中共计96.26%的股权,也就是占酒便利总股本51%的股份质押给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以换取向银行融资提供质押担保。
而今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将实控人余增云及旗下包括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公司列为被告,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上诉,并最终获得胜诉。随后开启执行,即酒便利公告提到的《民事判决书》。
7月18日,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发布执行公告,显示此次股权拍卖执行标的共计为299438400元,而10天后的7月28日即进入了询价评估阶段,目前该质押的被司法冻结的股权已由两家资产评估公司及一家资产评估事务所负责对其价值评估。
一位熟悉股权司法拍卖的法律人士即告诉烈酒商业:进入询价评估阶段即意味着对该股权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最终转让价格,后续一步基本仅剩下实质性的拍卖程序,如无其他异议,这一股权拍卖之后,酒便利实控人即会迎来彻底变更。
有酒便利内部人士则向烈酒商业透露,对于此次股权司法拍卖,管理层已在收到《民事判决书》后,即开始寻找新的可靠股权收购方,以尽量寻求公司经营的持续稳定。
而今年5月,原酒便利联合创始人张立正式回归酒便利,其自2023年6月便以自然人身份持股近4%,如今再度被提名为公司董事,并担任总经理一职。而其的回归能否带领酒便利走出当前的经营困境,烈酒商业对此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