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因“水货奔富”被举报罚31080元,打假人索赔10倍落空

2025-09-10 16:48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案件。案件中,“打假人”付某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某烟酒商店购买了24瓶奔富bin407及4瓶奔富bin389,合计花费21080元。后来,付某指出,这两款葡萄酒的中文背标上的进口商,并未进口这一批次的奔富bin389与bin407,认为该商品为不法商贩伪造,属于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商品,以此要求10倍赔偿。 


图片


经法院调查,该烟酒店无法提供相关奔富的进口报关证明文件以及上家的相关经营资质,当地市监局也已经对烟酒店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480元、罚款31080元、警告的行政处罚,但由于付某购买行为存在明显“职业打假”特征,故法院驳回相关赔偿请求。


01

烟酒店采购水货奔富被罚31080元


早在2023年6月30日,付某在颜某经营的上海浦东周浦镇某烟酒商店购买了24瓶奔富bin407红酒(批次码20210225)和4瓶奔富bin389红酒(批次码20210209),总价21080元。


购买后,付某发现上述奔富存在严重问题。付某指出,这两款奔富的背标显示经销商为某某公司,但该公司并未进口过批次为20210225以及20210209的奔富产品,所以付某认为,该产品系不法商贩伪造,属于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商品。


付某随即向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投诉。经查,当事人颜某在未查验供货方资质和进口报关文件的情况下,购进10瓶奔富bin389、30瓶奔富bin407,并且以明显低于当时市场均价的进价购入。


其中,奔富bin389进价为450元/瓶,对外零售价698元/瓶,奔富bin407的进价为700元/瓶,对外零售价800元/瓶。在2023年前后,在京东官方旗舰店中,奔富bin389的售价约为999元/瓶,bin407的售价大约为1550元/瓶,且处于无货状态。


图片


WBO注意到,在2023年,澳洲葡萄酒还需缴纳反倾销税,其税率高达175.6%。据了解,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零关税地区的奔富bin389的批发价不到400元/瓶,奔富bin407的批发价不到600元/瓶。若从这些地区“带货”,按照涉案店铺中的对外零售价来看,中间存在着很大的利润空间。


针对付某指出的问题,经协查,颜某所售卖的奔富并非某某公司进口,截至案件调查终结,颜某也无法提供上述奔富的进口报关证明文件及上家的相关经营资质。


截至案发,颜某已售4瓶奔富bin389、24瓶奔富bin407,违法所得共计2480元,货值金额共计21080元。另外,当地市监局还发现,颜某店内存在6瓶标签未标注进口代理商的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奔富bin389,货值金额为4188元,还有6瓶无中文标签的奔富bin407,货值4800元,均无违法所得,已经告知颜某下架停止销售。


在诉讼过程中,颜某还表示,可以退还付某的购货款,也愿意额外补偿3000元,但付某须退还案涉红酒,还要专业人员进行验货。“因为涉案奔富是2023年购买,如果因付某保存不当导致红酒品质产生变化,应该由付某承担相应的损失,如果品质没问题,那可以退钱及补偿。”


法院表示,对于颜某的行为,当地市监局已做出处罚,没收违法所得2480元、罚款31080元以及警告。但对于付某提出的10倍赔偿诉求,法院指出,付某存在多起类似诉讼,行为异于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购买红酒的行为也并非基于日常合理生活消费需要。


同时,付某在购买本案红酒前后也向其他商店购买同品牌同型号的红酒,并均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举报,显然原告对案涉红酒非常了解,付某的购买行为未受到商品标签的误导,但付某仍有目的地进行购买,存在主观故意甚至积极追求的心理,因此驳回其十倍赔偿诉求。


另外,该案件的受理费共4778元,按比例由付某承担4300元,颜某承担478元。


02

烟酒店为低价铤而走险,正品行货才是底线保障


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个体商户采购环节的漏洞,也让外界关注到葡萄酒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水货”问题。在缺乏合规单证、渠道来源不透明的情况下,即便酒体本身可能为真品,但在法律层面依然有法律风险。


对于该案件中的奔富,则极有可能是“水货”,这类“水货”通常是指通过非法渠道,如走私或“水客”携带等渠道,进入中国大陆的葡萄酒。这类酒往往缺乏合格的原产地证明、报关单、检疫证明,虽有可能是真品,但因未经过合法进口程序,属于非正规渠道商品,在法律意义上已涉嫌走私。


在当前背景下,部分小型烟酒店、微商渠道为追求低价,选择绕过大型经销商,从二级或不明渠道进货,从而滋生了“水货”流通。


上海葡萄酒进口商李强政表示:“现在市场不好,很多小商家为了省成本,都会从一些非正规渠道拿货。表面上价格便宜,但风险很大。一旦被查出来,不仅罚款高,还可能直接被吊销执照。其实正规渠道的酒证件齐全,哪怕贵一点,也能保证合法合规。”


广州葡萄酒进口商林芮表示,采购环节把关不足是风险高发原因,小商家往往只看价格优势,忽视了相关证件的核查。此外,正规渠道必须具备报关单、检疫合格证明、进口商经营资质等,商家也应该主动索要并保存相关文件,以备后查。


图片


青岛公益律师张光耀也表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凡是未经检验检疫、逃避海关监管的进口商品,都可能被认定为走私。如果商家明知进货渠道不合规,仍然采购、销售,除了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外,若情节严重、数额较大,还可能触及刑法中关于走私普通货物罪的规定,或将承担刑事责任。


“这也提醒部分商家,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冒险,合规进货才是长久之计。”张光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