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红葡萄采收调查,部分产区收购价下滑20%
2025年的采收季对一些酒庄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在丰产之余也同步面临着库存压力以及对未来动销走向的担忧。WBO在8月份对白葡萄品种进行了分析,继续带来红品种的调查。
本次调查,笔者发现了几个新变化:酒企从种植基地收购红品种的价格下滑到新低点;部分自有葡园的企业在库存压力下开始转让自用红品种;不过更多企业在积极调整生产线来应对市场变化。具体情况如何?
01
部分产区面临丰产与需求萎靡的矛盾
新疆产区是全国红葡萄品种的最大供应地之一,尤其天山北麓产区分布着多个聚集的种植基地,2025年由于前期气温略低,后期高温干旱,种植葡萄处于丰产状态,部分地块甚至出现20%-30%的超产。
不过虽然丰产,但需求端需求明显缩水。“本地的大型酒庄如张裕巴保男爵、中信尼雅、沙地等一般会和种植基地合作。不过今年合同内的收购价有所下滑,比如一家酒庄红品种的合同价是3.5元/公斤,实际收购时降到了2.7元/公斤,同比下滑20%。”新疆紫域酒庄负责人骆玉海透露。
骆玉海分析到: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之前大型酒企在合同之外会收购种植基地的一些超产葡萄,今年很多都不再收购了。而这部分葡萄的收购价其实非常低,波动也很大。最近有些酒庄的收购价格是1.2元/公斤,也有按2元/公斤收的。像赤霞珠这种较为大众的品种,是1元/公斤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很多农户在砍葡萄树。
“今年酒庄给基地结账的周期也延长了,有些酒庄是调整到了在2026年春节前把账结完,比往年会晚几个月。”
焉耆盆地产区的天气与天山北麓相似,不过部分酒庄的产量控制在稳定水平,如天塞、乡都等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也有像佰年酒庄等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一些产量。
“焉耆盆地有一家大型酒庄,因欠银行巨额贷款被起诉,银行要求财产保全,这家酒庄的葡萄需求量明显下滑;但另一家酒庄承担了对种植户以及其他酒庄剩余葡萄的主要收购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整体的收购压力。”有业内人士透露。
笔者调查了多家企业发现,焉耆盆地有酒庄在库存压力下,对自有葡园采收的葡萄使用量下滑,剩余的酿酒红葡萄也开始对外出售。
伊犁河谷产区今年的气候干热少雨,由于热量资源较往年充足,采收期大幅提前。伊犁河谷多以精品中小型酒庄为主,整体产量不高,一般可满足自用。
整体来看,有酒庄自行种植的成本基本稳定在8-10元/公斤,在外边收购大概3-4元/公斤,由于现在葡萄酒销售不景气,收购价也是在往下走的。
再来看宁夏产区。今年宁夏各子产区分化较大,银川产区今年降水增多,对一些早熟的葡萄品种如黑比诺等带来一定影响。如采用生物动力法的银色高地酒庄透露今年葡萄园里出现了霜霉病和灰霉病,采收中需要剔除一些烂果,预计产量会受到影响。不过多家酒庄对晚熟品种的预期较好。
红寺堡产区和青铜峡产区的降雨保持在理想范围内。罗兰玛歌酒庄负责人马兴文表示,“梅乐、黑比诺已经采收完毕,赤霞珠正开始采收,亩产量相比往年略有增长,没有遇到病虫害之类问题。从价格来看,今年收购价基本在3.5-4.5元/公斤,一些小品种在8-9元/公斤,较往年稍微下降了一些。”
据悉红寺堡产区政府还会为酒庄收购酿酒葡萄提供补贴:当酿酒葡萄的市场价低于4.5元/公斤,酒企按照4.5元/公斤以上的价格收购,对收购企业按照不高于2元/公斤给予一次性补助,以此来保证收购价格的稳定。
河北怀来产区、山东蓬莱产区等地酒庄,大部分红品种还未开始采收,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年份情况及价格变化。如张裕卡斯特酒庄、长城桑干酒庄、龙亭酒庄等均表示赤霞珠、马瑟兰等主要红葡萄品种要在10月中旬之后开始采收。
在怀来产区,今年采收初期河北产区高温高湿,部分酒庄在病虫害压力下出现减产,如中法迦南酒庄产量是往年的六七成,西拉、丹魄等抗病较弱的品种受影响更大。
最后来看西南地区的酒庄。云南弥勒产区的部分酒庄从6月底便开始进行了采收,主要以水晶、玫瑰蜜等可鲜食酿造两用的品种为主。根据公开信息,今年水晶葡萄的收购价在2.5-3元/公斤,玫瑰蜜4-4.5元/公斤。再来看香格里拉产区,独立酿酒师品牌寸山创始人马捷表示其在香格里拉包了一个村子生产葡萄,其中黑皮诺以及低海拔的赤霞珠已经开始采摘,整体产量与去年持平,不过今年整体雨量偏多,品质会到一定的影响。
位于西藏的帕竹酒庄负责人屈天文透露,目前采收的葡萄主要用于鲜食,会开展酒庄游邀请大家来采摘体验,正式酿酒的葡萄会在10月开始采摘,不过今年的天气来看,昼夜温差更大,葡萄品质不错。
此外四川西昌、九寨沟等地部分酒庄也开始进行采摘,但由于海拔差异每家酒庄节奏均不同,如西昌正大酒业8月中旬就开始采摘了赤霞珠,而甘孜州以及九寨沟的几家企业透露要10月中下旬采摘。
02
加大畅饮型产品产量,成为酒庄的主旋律
在完成今年的采收后,部分酒庄选择调整产品线,主要方向为加大畅饮型产品的供应,如低度甜酒、起泡酒等,有酒庄计划调整主线产品的风格,增加更多清爽易饮的花果香进去,也有在一些酒庄根据今年的采摘情况及市场变化计划降低产品度数。
张裕卡斯特酿酒师透露,将从卡斯特品种园筛选一些果香甜美的新品种进行扩种,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还计划用陶罐尝试酿造一些橙酒。
长城桑干酒庄则计划以新鲜果香型为红品种的发酵目标,缩短浸渍时间,减少对葡萄皮的萃取。
丝路酒庄庄主李勇透露,“丝路会增加一些小瓶装的半甜型产品,另外也计划结合伊犁河谷的风土特色补充一些自流汁或者果酒类的产品,增加产品的亲民度。”
“紫域酒庄今年主要生产低度甜酒,主要品种是美乐,还有一小部分赤霞珠和丹菲特,所以我们选择在9月18日左右完成了采收,保证产品的糖分是适宜的。今年产量最大的是微气泡的甜型桃红。”骆玉海表示。
新疆佰年酒庄今年加大了桃红起泡酒的产量,比往年增长了一倍,普通的干红产量则有所下调。
“今年的采收节奏有提前,酿造工艺也会调整。今年的酒体会趋于轻盈,然后如桃红、半甜、半干类的产品产量会增多,整体会偏花果香气一些,还会出产黑中白类的产品。”马兴文表示。
此外诸如乡都酒庄、中菲酒庄、冠颐酒庄等也透露有类似产品线的调整。
整体来看,2025年多个产区产能丰沛,但市场端需求趋缓,供需矛盾倒逼酒庄加快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有酒庄负责人感叹“今年既是丰产之年,也是考验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