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不打烊的酒行生意如何?
此前,烈酒商业在四川市场了解到,面对“中秋+国庆”的双节八天长假,一些酒行选择继续营业,希望在节日消费高峰中抓住机会。但从实际经营来看,销量并未出现明显起色,具体情况如何?
01
双节旅游业火热,酒行生意却有些“冰冷”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但旅游消费的火热并未同步带动酒类线下零售的复苏。
一家大型连锁烟酒店的负责人李萍也表示:“国庆期间一直开着门,生意比较一般,出货主要集中在茅台等名白酒中,其它品类几乎无动销。”她认为,消费者心态明显谨慎,更倾向于“买稳妥的,不出错的”,节日送礼也从“排场型”转向“认知型”。
另一位烟酒店负责人马辉则坚持在节日期间保持营业,但反馈也不算理想。“有部分餐饮客户来补货,但也不多。”
成都星座小酒窝的负责人则告诉烈酒商业:“双节期间接到了3笔订单,安排员工进行发货,在10月5日发送两单,分别是一个整箱葡萄酒,单价在150元/瓶,还有一个外地客户要了10箱的无醇葡萄酒。另外,在6日当天发了一箱智利葡萄酒,单价150元/瓶,因为客户家中的存酒用完了,所以才临时下单。”总体而言,今年的单子比去年小,瓶单价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0%。
成都高新区一家烟酒店负责人黄成成表示:“今年假期,大家都出去旅游了,进店买酒的以自饮为主。200元以内的葡萄酒走得还可以,礼盒装出货很一般。现在节日消费更趋实用化,门店虽然营业,但没有出现‘报复式’消费。”
黄成成还指出:“我们只在节前两天卖了一些货,主要是53度飞天和五粮液。节日中后段基本冷清,估计大家都出门了。”
成都市武侯区一家烟酒店的老板孙伟称:“晚上客人比较集中,红酒有小幅销售,特别是百元价位段的气泡酒卖得不错,可能是一些年轻人有聚会。”他分析道,现在消费更加保守,节日虽是销售节点,但销量远不如往年。
“我们国庆期间没开门。”成都某烟酒店负责人郭鹏直言:“虽然没开门,但假期期间,也有一些团购客户买了几万元的酒,主要是一些红酒,名白酒的占比反而较少。”
整体来看,今年“双节”对烟酒店并未带来明显利好。高铁站、旅游区的“人山人海”并未反映到终端门店销售上,消费者普遍更加谨慎、理性,礼品需求下滑、团购弱化。名酒仍有出货,但结构趋向头部,节日对酒行的加成效果正在减弱。
02
今年购买行为偏零散、临时化
“以前中秋节前两周,是我们店最忙的时候,装箱、配货、送礼盒,单子接不过来。”成都锦江区一位烟酒店的老板胡润城说,“今年整个节前乃至期间期间,都没啥动静。”
他原本预估“中秋+国庆”八天假期会有一波补单潮,结果等来的不是客户催货,而是各种蟹卡、购物卡等非酒类礼品。“客户都说方便,直接发链接,员工扫码自己兑礼,不用管物流、不用打包,也不怕送错。”
不少烟酒店老板纷纷表示,今年“双节”期间团购订单相比去年同期下降更多,有人直言“几乎归零”。
“去年一家装修公司一下拿了60箱红酒,这次连电话都没打一个。”成都市成华区一家烟酒店的老板孙茂平说,“我主动打过去问,他们说今年不搞团购了。”
孙茂平还分析称:“现在烟酒店越来越依赖选址,消费旺季就那么几个,靠它赚钱已经不现实了,只有日常场景稳定,生意才能做得下去,位置不行的话,再多节日也救不了。”
孙伟指出:“假期期间,晚上有人来买起泡酒,都是临时聚会用的,买两瓶、三瓶,很少出现整箱出货。”他认为,今年节日的购买行为更偏零散、临时化,“没有计划、没有预算,主要是即买即饮。”
“现在节日促销太多了,电商平台几乎天天在搞活动。”黄成成表示,线上平台的价格压制已成常态,天猫、京东上的满减、首单券甚至国补,几乎“拉平了批发价”。
“甚至有客户告诉我,他们在一些电商平台领券买酒比我拿货还便宜。”她说,除了电商的价格打下来之外,还有一些大型商超的折扣力度也很大,这也让传统烟酒店失去了“议价空间”,最终只能转向服务体验或场景细分。
*部分图片来源大众点评